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扶贫举措,凭借着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不断开创扶贫脱贫工作新局面。
为深度了解“脱贫”工作,2024年2月19日,阳光学院大学生乡村文旅融合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福鼎市赤溪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文旅产业建设为落脚点,探究三十年脱贫长路的历史,学习文化营销实践经验,体验重焕新生的赤溪生活。
初识赤溪:走进扶贫第一村
赤溪村,是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赤溪村以其深远的扶贫历程和显著的扶贫成果而闻名。赤溪村的扶贫历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封反映赤溪村极端贫困状况的来信,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从而开启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序幕。赤溪村的扶贫过程经历了从输血(捐款捐物扶贫)、换血(下山搬迁脱困)到造血(产业开发致富)的三个阶段。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赤溪村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将九鲤溪的清秀山水和民族风情展示给世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有效推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
除了旅游业,赤溪村也有其独特的文创产品赤溪的文创产品涵盖多个领域,如畲村哈哥哈妹形象IP、民族服饰、鹅卵石手绘等。如今赤溪村已经摆脱了极端贫困,实现了小康生活。赤溪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贫困、创造美好未来。
实践之路:青春力量助力扶贫
在初春的阳光里,我们踏上了一段难忘的社会实践之旅,赤溪村,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却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里,见证了中国扶贫事业的辉煌成就,也承载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梦想与期待。
实践队成员们共同在这里亲眼目睹了扶贫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村民们生活的显著改善。为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产业活力,赤溪村还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加大力度发展文创产业,引入音乐、美术、陶艺、畲族手工艺等文创新业态,并成立畲乡巾帼创业社。
在基地负责人余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村校合作的文创项目,探讨畲族文化,党建文化、非遗文化、白茶文化四位一体融合打造的红色畲乡文化IP,学习通过新媒体营销手段,推广数字文创产品,打造网红IP,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文创全产业链整合营销服务。
“乡村振兴最需要本地优秀人才和青壮年的回归,希望同学们勇于担当,愿意下基层,多下基层,将个人发展与祖国繁荣相结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余总对我们说道。
村民心声:共筑梦想共话未来
赤溪村的变化让我们震撼,更让我们思考。我们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扶持。
我们深入村庄访谈、调研,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实际。村民们分享了自己曾经的贫困生活,也谈到了现在的生活变化。
村民们告诉我们,在政府的扶持下,赤溪村逐渐摆脱了贫困的困扰。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孩子们可以就近上学,村民们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文创产业兴起,为村庄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同时,他们也希望赤溪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赤溪的独特魅力。
走进赤溪村的大街小巷,能充分感受到赤溪村乡土气息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勤劳可爱的畲村哈哥哈妹形象,配上一杯热腾腾的颜夕阁奶茶,或是带上一包赤溪家村茶伴手礼,把特色文化同商业经营相结合,不仅实现村民增收,也丰富了乡村业态
在村内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让“游在赤溪”变成“吃在赤溪”“住在赤溪”,不仅留住了村民,也留住了游客,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提升和群众增收“双赢”。
未来展望: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这次社会实践之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为赤溪村的变化感到自豪,也为能够参与其中感到荣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将继续关注赤溪村的发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的扶贫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这次社会实践之旅中,我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更坚定了我们为社会贡献的决心。让我们携手前行,为中国的扶贫事业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扶贫篇章!(汤丽雯)
在赤溪村的这段时光,将成为我们人生中难忘的记忆。我们感谢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启示与成长,也感谢那些为扶贫事业默默付出的村民们。我们将带着这份感动与责任,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叶仕彦)
让我们铭记这段旅程,铭记那份初心与使命,用青春的力量,筑梦赤溪,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唐泽鑫)